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俄罗斯新闻 > 文化 >

俄罗斯人与酒斗争

时间:2011-11-21 16:0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
  

 俄罗斯正面临着一场“酒危机”。这段时间,在俄罗斯各地频频发生假酒中毒事件。在俄媒体的描述中,这场危机的危害并不逊于一场战争:“每天从各地传来的噩耗就像是从战场上发回的战报:成百上千的人住院,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假酒中毒系列事件并非偶然,它与俄罗斯人嗜酒如命的民族性格是分不开的。传说当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曾表示:“喝酒是罗斯人的乐趣,没有酒他们就活不下去。”在历史长河中,俄罗斯人与酒的缘与怨也有着一段长长的故事。

  假酒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据俄媒体报道,从今年8月份开始的假酒中毒事件已波及俄罗斯12个地区,中毒人数已超过2900人,死亡118人,“重灾区”伊尔库茨克州、普斯科夫州、彼尔姆州已宣布实施紧急状态。俄紧急情况部的机动救护队更是疲于奔命,忙于抢救大量的酒精中毒者。

  假酒中毒事件之所以大规模蔓延,与俄政府今年采取的整顿酒类市场的举措有关。今年1月1日起,俄政府开始在酒类市场实施“国家统一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含有酒精的饮料都要贴上新的酒类印花税才能上市出售,6月1日起,旧的酒类印花税一律作废。俄政府的这招的确是整顿了酒类市场,但也给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大量假酒流入到黑市上兜售。

  这项政策出台之后,由于印花赶制不及,使得市面常出现有钱买不到酒的情况,酒类价格一度上涨,一瓶中低档伏特加的价格大都在65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3.3卢布)以上,“普京”牌伏特加一瓶要150卢布,至于高档的“斯米尔诺夫”伏特加更是价格不菲。这样的价格让俄罗斯许多穷人负担不起了。同时由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及摩尔多瓦产生冲突,使得格摩两国生产的有“好喝不贵”美誉的葡萄酒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这造成了俄罗斯本国产葡萄酒价格猛涨。为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商贩通常用工业酒精简单兑水制成伪劣的伏特加,而一些丧尽天良的酒类制造商甚至还利用除冰剂、防锈剂、玻璃清洁剂等原料来制作假酒。在南部城市沃罗涅日,警方就查获了600吨制造假酒的工业溶剂。为了解馋,买假酒喝的人不在少数。

  俄《独立报》惊呼:“俄每年有4.2万人死于酒精中毒,这比当年在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人数还高两倍,苏军在占领阿富汗的10年间死亡了1.4万人。”本月1日出版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的标题更是触目惊心:《俄罗斯人怎么了?他们正在死亡!》

  嗜酒如命闻名世界

  俄罗斯人嗜酒如命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无论男女老幼,对酒都是一样痴迷。咖啡馆里,你会见到老年妇女冒着风雪颤巍巍地走进来,也不坐下,张口就要“100克”,就像我们说的“来二两”那样。一杯苏打水,二两伏特加,老人家3分钟搞定,掉头又冲进风雪里面。在新的《限制零售及饮用啤酒及其制品的法律》颁布之前,每一个公共汽车站都会有年轻人拿着啤酒瓶子在等车,夏日里河边更是人头攒动,人手一个酒瓶,蔚为壮观,这也堪称是俄罗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般来说,俄罗斯人喝酒与中国讲究的美酒佳肴的概念不同。相对而言他们的酒桌可以用简陋来形容。朋友见面,条件许可的话可能会准备一些肉丸子、奶酪、凉菜,不允许的话,只有一个切开的西红柿、两根酸黄瓜、一个大面包,当然必不可少的是酒。记者曾请一位俄罗斯朋友吃饭,结果他什么菜都没要,只要了两片面包,一瓶白酒。看到一位路过的美丽少女,他就闻一闻面包,猛地就把半茶杯白酒倒进喉咙,然后再闻一闻面包。据说,革命以前,穷人实在是喝酒吃不起菜,就是喝一口酒,闻一下味道丰富的袖口,以此作下酒菜。

  俄罗斯人喜欢纯正的白酒,不喜欢浆香型的,中国的二锅头比较适合他们,有俄罗斯朋友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过这样的故事,俄罗斯驻华使馆的外交官经常会收到中国人赠送的茅台和五粮液等名酒,但这些名酒却引不起他们的酒兴,于是他们便经常拿这些贵重的名酒到商店去换点茶叶或者二锅头。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人酷爱的伏特加是烈酒,事实上它的酒精度数并不太高,基本与白兰地、威士忌相同,在40度左右。不过饮用伏特加的酒杯大多是100毫升的,饮用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这样口感更好。与中国白酒不同,伏特加应该是越凉越好喝。

  俄罗斯人的酒风自成一派,从不劝酒,而是习惯于自斟自饮,与朋友聚会喝酒时也不用劝,而是拿起来便一口闷,经常一喝就是一个通宵,一醉方休。喝伏特加酒时,很多俄罗斯人都有一起喝水和饮料的习惯,一方面这样不容易醉倒,可以将“过瘾”的时光放长。事实上,俄罗斯人虽然好喝酒,但酒量其实并不大,不喝则已,一喝就多。俄医学专家认为,俄罗斯人体内的一种酶对酒精的分解速度很慢,因此俄罗斯人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容易喝醉。

  俄罗斯人的饮酒情结自有其形成的道理。由于大部分地域位于寒冷地带,为了对抗严酷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把自己灌醉可能是唯一的消遣。

  酗酒带来大量社会问题

  有人说,俄罗斯人为了喝酒什么都不顾。确实,无节制地饮酒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俄罗斯男子平均寿命排在全球第136位,酗酒是继自杀和交通事故之后的第三大元凶。据俄罗斯卫生部的统计,俄罗斯1/3的成年男子和1/7的成年女子“喝酒上瘾”。目前全国平均每天有100多人死于酒精中毒事件,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70%死于酒后驾车。

  在俄罗斯的新闻节目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与酒有关的新闻。或者是因为喝酒过多露宿街头冻死,或者因为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等。因为喝劣质酒中毒,喝替代酒精饮料而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许多长期大量饮用伏特加的男子,到四五十岁便发生各种心血管、肝脏和脑神经疾病,寿命也因此缩短。在工作时间饮酒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机械操作事故及交通事故频发,纪律感和责任感下降。一些好酒的人在上班的时候还是清醒的,等到下班的时候已经醉得差不多了。这样酗酒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藏酒的地方,别人发现不了。利用工歇时间,两三个人拿出酒瓶来,一人倒一杯,喝掉,然后再悄悄地溜回去。

  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醉鬼。警察碰上了就会上前询问。假如这人神志清醒,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警察会放他走。如果已经喝醉,站立不稳,警察就会把醉鬼带走,在警察局坐一夜,第二天酒醒了,再放他回家。如果没有遇到警察,那就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事实上每年冻死的大量酒鬼中并不都是无家可归者。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富裕的居民,由于一时酒醉,在俄罗斯严寒的冬天,几个小时的室外睡眠就足以把他们带到另一个世界。

  难摆脱“越禁越滥”的怪圈

  禁酒历来是摆在俄领导人面前的一道剪不断、理还乱的大难题,有人形容说“不管谁当政,俄罗斯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俄历史上曾发动过多次禁酒运动,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次禁酒都会在民间遭遇强烈的反弹,禁酒措施越是严厉,假酒越是泛滥成灾,陷入了一个“越禁越滥”的怪圈。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而成为俄罗斯(原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下令禁止饮用伏特加的领导人。没有料到的是,禁酒随即导致全国性的食糖短缺。人们抢购白糖是为了在家里私酿白酒。乡村的私人酿酒更是遍地开花。这种私人的烧锅技术设备简单,许多有害的物质不能过滤干净,对人体的损害很大。

  为了解馋,甚至有人开始饮用古龙水、洗甲水等含有酒精的有毒液体。最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在电视上,他给支持禁酒令的人讲了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问他:“你杀他了?”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禁酒之所以难以实现,除了因为俄罗斯人实在是太爱喝酒之外,还有着背后的利益因素。俄酒类市场潜力巨大,伏特加在俄国内的销售额每年高达90亿美元。2003年全国共卖出22亿升这种烈性酒,相当于全国老少每人喝掉15升。在过去5年里俄罗斯的啤酒销量翻了一番,达到每人年均64升,难怪有人说:“酿酒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俄罗斯人干杯的速度。”生产伏特加的工厂一般都控制在当地政府或有势力的人手中,成为巨大的财富来源。就连AK-47的发明人、著名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也生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伏特加酒。制酒业的高额利润也吸引了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于是假冒伪劣的伏特加便充斥市场,资料显示,将近一半的伏特加来自地下酒厂。俄黑社会组织也乘机插手私酒的酿造和销售,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这次大规模的假酒中毒事件再次给俄政府敲响了警钟。俄政府高度重视假酒集体中毒事件,俄总理弗拉德科夫日前责成相关部门要在3天内缓解危机,查出并惩办有关犯罪人员。俄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日前指出,应该实行烈性酒精饮料的国有专卖制度,由国家统一收购和销售酒类。最近俄罗斯官方还出台了一项政策,专门为那些不喝酒的人进行登记。如果一个年轻人不喝酒,就很容易找到担负一定责任的工作。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当前的困局不久可能得到缓解,但是,俄罗斯与酒的斗争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分隔线----------------------------
推荐内容